肛裂癥狀
介紹
-
肛裂是齒狀線以下肛管皮膚層裂傷后形成的小潰瘍其方向與肛管縱軸平行,長約0.5~1.0cm,呈梭形或橢圓形常引起劇痛,愈合困難。而肛管表面裂傷不能視為肛裂因很快自愈,且常無癥狀。肛裂是一種常見的肛管疾患也是中青年人產生肛管處劇痛的常見原因。肛裂最多見于中年人,但也可發生于老人及小兒一般男性略多于女性,但也有報告女多于男。肛裂常發于肛門后、前正中,以肛門后部居多,兩側的較少。
病因病理
-
肛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醫認為肛裂的發生多由燥火、濕熱蘊結肛門以及血虛腸燥所致。
①感受風火燥熱邪氣:燥火結于胃腸,灼傷津液,糞便堅硬干結,難以排出,強努而損傷肛門,造成裂口,裂口因便秘而反復加深,久不愈合,導致肛裂。
②濕熱蘊結于肛門:外感濕熱邪氣,內積醇酒肥甘,以致濕熱蘊結胃腸,下注肛門生癰,癰潰不愈而成肛裂。
③血虛腸燥:老人、產后及貧血病人,血虛腸燥而為便秘,最易發生肛裂。
一般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與婦女妊娠時便秘,或生育時用力過度,引起會陰及肛門管的撕裂有關。有些未婚青年婦女也易患肛裂,尤其是月經期容易加重,這與青年婦女在月經期不注意休息和衛生,易引起肛門炎癥有關。
癥狀檢查
-
肛裂應該如何診斷?
肛裂癥狀有明確特點,只要詳細訊問病史病程,以及疼痛、出血特點,診斷并不困難。但在診斷時,為了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防止失誤,應嚴格按問診、觸診、視診及活體組織病理檢查幾個方面加以鑒別診斷。
視診:急性肛裂肛門部可見分泌物,牽開臀部可見肛裂下端,如用探針輕觸裂口的下端,可引起疼痛;慢性肛裂常見有結締組織外痔。
指診:因括約肌痙攣肛門收緊,如用力過猛,常引起劇烈疼痛,有時須在局麻下檢查。肛門內摸到的裂口,急性者邊緣軟,底淺,有彈性,觸之敏感;慢性者邊硬突起,底深,無彈性。
窺器檢查:可見卵圓形潰瘍,或見細小裂口。急性肛裂的裂口邊緣整齊,底淺紅色;慢性肛裂的裂口邊緣不整齊,底深灰白色,有的嚴重肛裂者還可看到括約肌纖維。
鑒別診斷:須與結核性潰瘍、梅毒潰瘍、軟下疳和上皮癌等潰瘍相鑒別。其中潰瘍性結腸炎和肉芽腫性結腸炎并發之肛裂極易鑒別
鑒別
-
肛裂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1.肛門皮膚擦傷 肛裂早期需與肛門皮膚擦傷。
2.腸道炎性疾病 某些腸道炎性疾病可伴有肛門周圍健康搜索的潰瘍,診斷時應注意鑒別健康搜索
①肛管結核潰瘍;
②克羅恩病肛管潰瘍;
③梅毒潰瘍;
④潰瘍性結腸炎并發火罐網的肛裂。
預防
-
肛裂應該如何預防?
肛裂是肛門病中較疼痛的一種,且可伴發許多肛門不適。因此,對肛裂應重在預防。
1、保持大便通暢,要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發現大便燥結時,切忌努責排便,而要用溫鹽水灌腸或開塞露注入肛內潤腸通便。
2、及時治療肛隱窩炎癥,以防止感染后形成潰瘍和皮下瘺。
3、用肛門窺器作檢查時,切忌使用窺器粗暴操作,損傷肛管。
4、及時治療引起肛裂的各種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等病癥,防止肛裂發生。
5、要少喝酒,不吃辛辣刺激食物,食不可過精,要粗細糧搭配,蔬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盡量多攝入,可使大便保持正常。
6、凡有肛周濕疹、皮炎、瘙癢等病要積極治療,防止肛周皮膚硬化,彈性減弱而撕裂肛管皮膚。
7、對有肛管皮膚損傷者,應積極治療,防止因感染而形成潰瘍。
8、對患有肛隱窩炎和肛乳頭炎者,要盡早治愈,防止誘發肛裂。
9、作肛門直腸指診時,忌粗暴用力,以免損傷肛管。